上海市现代人才评估鉴定服务中心(简称: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)作为国家首个“独立第三方”的人才评估鉴定机构,已正式运行近一年了,在2013年度证书鉴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,2014年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的工作重点,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:
一、2014年度工作总体思路
2014年度,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的主要工作指导思想是: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要求,围绕“经济转型服务、独立公平公正”总体目标,进一步加大证书鉴定开发力度,建立健全具有第三方评估与鉴定特色的科学体系,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,全力打造引领人才评估鉴定行业发展的高素质队伍,为实现“拼搏两载、超越期待”的奋斗目标、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,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。
2014年,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业务发展的主要工作思路是:在总结2013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,扬长避短,对于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继续发扬光大;对于遇到的困难深入分析成因及解决方案,紧紧抓住重点项目、关键环节和用人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新项目,进一步优化“授权制”运作模式,在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,实现经济上“一年一个样,三年大变样”的发展目标,预计2014年创收总值比上年度增长一倍左右,力争达到两倍增长。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经济目标。
二、总结上年度工作、继续做好现有业务
一、第三方人才评估业务
1、人才评价定义
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。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,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、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、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作用。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,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,中共中央在人才评价标准、人才评价方式等方面就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提出了意见。
释 义
我国实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,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。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、应用研究、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,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和办法,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。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,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,推行代表作评议制,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、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,允许科学家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从事科学研究。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人才,注重市场检验和用户评价。对从事成果转化的科技人才,重在考核其技术转移能力和其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。
1.人才评价标准
1.1实行分类评价。
根据不同职业、不同岗位、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,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、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,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、知识、能力、业绩和贡献等要素,科学合理、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。加快新兴职业领域人才评价标准开发工作。建立评价标准动态更新调整机制。
1.2突出品德评价。
坚持德才兼备,把品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,加强对人才科学精神、职业道德、从业操守等评价考核,倡导诚实守信,强化社会责任,抵制心浮气躁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,从严治理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行为。完善人才评价诚信体系,建立诚信守诺、失信行为记录和惩戒制度。探索建立基于道德操守和诚信情况的评价退出机制。
1.3科学设置评价标准。
坚持凭能力、实绩、贡献评价人才,克服唯学历、唯资历、唯论文等倾向,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、创新性和履责绩效、创新成果、实际贡献。着力解决评价标准“一刀切”问题,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、专著、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,实行差别化评价,鼓励人才在不同领域、不同岗位作出贡献、追求卓越。
2.人才评价方式
2.1发挥政府、市场、专业组织、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,加快建立科学化、社会化、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。按照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,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,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,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。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,加强国际同行评价。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,由用户、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。丰富评价手段,科学灵活采用考试、评审、考评结合、考核认定、个人述职、面试答辩、实践操作、业绩展示等不同方式,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。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,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。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
2.2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。遵循不同类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,科学合理设置评价考核周期,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、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,克服评价考核过于频繁的倾向。探索实施聘期评价制度。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,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、青年人才等评价考核周期,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。
2.3畅通人才评价渠道。进一步打破户籍、地域、所有制、身份、人事关系等限制,依托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、专业学会、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等,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和新兴职业等领域人才申报评价渠道。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,建立评价绿色通道。完善外籍人才、我国港澳台人才申报评价办法。
2.4促进人才评价和项目评审、机构评估有机衔接。按照既出成果,又出人才的要求,在各类工程项目、科技计划、机构平台等评审评估中加强人才评价,完善在重大科研、工程项目实施、急难险重工作中评价、识别人才机制。深入推进项目评审、人才评价、机构评估改革,树立正确评价导向,进一步精简整合、取消下放、优化布局评审事项,简化评审环节,改进评审方式,减轻人才负担。避免简单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头衔评价人才。加强评价结果共享,避免多头、频繁、重复评价人才。
二、积极开拓评估项目、合作创建评估标准
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业务职能包含“人才评估、项目评估、行业评估”。但是,由于2013年本中心业务刚刚起步,而“人才评估、项目评估、行业评估”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急需建立健全“人才评估、项目评估、行业评估”标准;急需招聘专业评估技术人才,以及科学严谨的评估流程,必须本着对评估工作高度负责与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,在2014年,基于客户需求的基础上,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评估工作的要点是:
1、积极引进国际一流评估标准,引进专业评估高端人才,开发人才评估、项目评估、行业评估业务。
2、海内外著名人才评估机构合作,并且采用“联合开发、部分授权、合作运作”方式,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估规则,并且不断总结经验,在实战中,逐步建立和完善三个重点方面的行业评估标准;制定和完善中国“人才评估、项目评估、行业评估”操作流程。
3、积极创造条件,适当时机,主动参与筹建上海市人才培训行业协会,在中国“四个中心”大都市建立人才培训行业平台。
三、内部管理机构改革,责任直接到岗位人
2014年,要加强对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员工的岗位职责、工作目标、经济目标考核,调整员工利益。改变过去的“大锅饭”薪酬制度,做到责任到位,工资到位。对现有的工作量进行测评,细化工作量,分解责任制,使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,每项工作都可以追溯到责任人。改变现存的“大家都有责任,大家都不负责”的现状,真正落实责、权、利平衡。
(一)改革用人机制
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需要人力资源具备年轻化、专业化以及拼搏敬业的特点;根据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岗位设置“少而精”原则,现有岗位急需重新设置,要求岗位职责明细。
2014年度,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将改革现行用人制度,试行所有人员必须参照“2014年度上海人才培训市场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”重新应聘上岗。合同期限一年(退休或者下岗职员聘用6个月)一签。
(二)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或岗位绩效考核制
2014年度,市人才评估鉴定中心的管理岗位一律试行“经济目标责任制”考核和“岗位绩效”考核制。
(三)选择合格单位、创造条件、扩大市场业务
2014年度,拟在2013年度优秀业务受理处选择1-2个机构合作,积极开发各类有效证书鉴定的市场业务,为合法持证人和用人单位解决各类有效证书鉴定,以及各类国际学历认证遗留的问题;解决有价值的机构评估问题。